返回首页

2023年国际啤酒消费复苏对我们的启示 重庆啤酒高档持续承压

来源:中泰证券

海外复盘:疫情放开后现饮修复,推动均价加速增长

疫情导致现饮场景和结构承压,疫后迎来强劲修复


【资料图】

英美等国 2021 年上半年放开疫情管控,我国 2022 年底放开管控,复苏 之路可借鉴。2020 年初新冠疫情爆发,并迅速蔓延至全球。此后,以英 国、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率先放开疫情管控。英国于 2021 年 2 月解 除管控,第一个提出群体免疫,美国也于 2021 年 4 月放开。此后韩国、 日本及其他国家也陆续放开疫情管控。而我国于 2022 年底放开疫情管 控,经历短暂的感染高峰后,2023 年进入全面复苏阶段。此时,海外如 美国、西欧等国家或地区已经放开近 2 年时间,复苏路径值得借鉴。

美国:2020 年疫情爆发初期餐饮大幅承压,2021-2022 年市场规模快 速修复。美国管控放开时间较早,且经济韧性强,疫后餐饮迎来快速修 复。2020 年疫情发生,美国餐饮网点数量从 69.7 万个下降至 64.8 万个, 同比下降 7.0%;2021-2022 年持续复苏,每年网点数量分别增长 1.9% 和 2.0%,2022 年回升至 67.4 万个。从餐饮零售额看,2020 年从 6044 亿美元下降至4968亿美元,同比下降17.8%;但2021年随着管控放开, 同比增长 21.4%,强势恢复到接近疫情前水平;2022 年餐饮市场规模继 续增长 12.8%达到 6802 亿美元。

西欧:2021 年缓慢复苏,2022 年继续向好。西欧各个国家放开时间不 一,因此复苏节奏慢于美国。从餐饮网点数量看,2020 由于疫情从 163.8 万个下降至 152.5 万个,同比下降 6.9%;此后 2021-2022 年每年仍下 降 2.2%和 1.0%。但从餐饮零售规模来看,2020 年从 5269 亿美元下降 至 3395 亿美元,同比下降 35.6%;2021 年同比增长 23.2%,达到 4183 亿美元;2022 年继续增长 11.2%,恢复至 4652 亿美元,接近 2019 年 90%的水平。

疫情下啤酒现饮渠道承压明显,疫情后现饮渠道快速修复。2020 年美 国现饮渠道啤酒销量同比下降 39.5%,而非现饮受益于居家消费同比增 长 11.0%,现饮销量占比从 26.4%下降至 16.3%;2021-2022 年美国现 饮啤酒销量分别增长 30.1%、25.3%,2022 年销量基本恢复至 2019 年 水平,同时现饮销量占比也回升至 25.9%,现饮渠道基本修复到疫情前 水平。2020 年西欧现饮渠道啤酒销量下降 39.1%,非现饮销量上升 7.3%, 总销量下降 10.8%,现饮占比从 38.9%下降至 26.6%;2021-2022 年西 欧现饮销量分别增长 18.8%和 18.2%,恢复到疫情前销量的 86%,现饮 占比回升到 33.9%,对比疫情前仍有进一步恢复的空间。

中高档啤酒现饮渠道销售占比更重,疫后现饮修复带来结构和均价强劲 修复。以美国为例,2019 年疫情前美国整体啤酒市场的渠道组合中,酒 厂现场+即饮渠道占比只有 20%左右,而对于高档的精酿啤酒,酒厂现 场+即饮渠道占比达到 40%。疫情对现饮渠道造成较大的冲击,非现饮 短期受益居家消费,从而拉低了啤酒整体的结构表现。美国住宿和餐饮 服务业 2020Q2 触底,此后进入修复期,2021Q2 接近疫情前水平, 2021Q3 已超过疫情前水平。由于疫情的冲击,2020 年美国精酿啤酒占 啤酒市场的销量和销售额分别下降 1.4%和 1.6%;受益于 2021Q2 以来 现饮渠道的修复,2021 年精酿啤酒销量和销售额的占比分别提升 0.9% 和 3.2%。从美国啤酒零售均价看,2020 年同比下降 12.3%,而 2021 年受益于现饮修复带来的结构优化,均价同比大幅增长 14.4%。

全球啤酒龙头受益管控放开,疫后均价实现加速增长

(1)百威英博:2021 年高端国际品牌强劲复苏,推动均价加速增长。 2018-2019 年百威英博收入增长 4%-5%;2020 年由于疫情冲击,收入 下降 4%;2021-2022 年公司实现强劲复苏,收入增长 16%和 11%。从 销量来看,疫情前的 2018-2019 年公司销量表现平稳;2020 年由于疫 情冲击下降6%;2021年主要市场疫情放开带来强劲修复,销量增长10%; 2022 年销量回归 2%的稳定增长。从均价来看,2018-2019 年分别增长 5%和 3%;

2020 年由于主要售卖中高端产品的现饮渠道受阻,ASP 增 速放缓至 2%;2021 年随着现饮渠道修复,结构回暖,ASP 增速反弹至 6%;2022 年高端化叠加成本驱动的提价,ASP 增速高达 9%。产品结 构上,我们可以观察到疫后的 2021 年强劲复苏,公司三大高端国际品 牌百威、时代、科罗娜在外阜市场的增速在 2020 年显著承压,百威和 科罗娜出现下滑,时代几乎没有增长;2021 年,百威、时代、科罗娜在 外阜的增速分别为 20%、20%、30%,疫后高端现饮渠道修复,产品结 构加速提升;2022 年回归至正常的高端化趋势上。

(2)喜力:2021-2022 年持续受益疫后修复,高端回暖推动均价增长 大幅提速。2018-2019 年喜力集团收入增长约 6%;2020 年疫情冲击导 致收入下降 12%;2021-2022 年受益疫后持续复苏,收入增长 12%和 21%。从销量来看,2018-2019 年公司销量增长 4%和 3%;2020 年疫 情下销量下降 8%;此后 2021-2022 年持续复苏,销量分别增长 5%和 6%。从 ASP 来看,2018-2019 年均价保持 2%-3%的增速;2020 年疫 情影响导致 ASP 增速为-2%;2021-2022 年受益于高端回暖及 2022 年 提价,ASP 增速为 8%和 14%。从喜力品牌的销量增速来看,2018-2019 年增长 8%左右;

2020 年略有下降;2021-2022 年喜力销量强劲反弹, 分别增长 17%和 15%,且与总销量增速的剪刀差扩大,结构加速提升。 2021 对比 2019 年,公司的高端品牌全线复苏,喜力销量增长 17%,国 际品牌中 Desperados、Tiger Crystal、Amstel Ultra、Birra Moretti 分别 增长 36%、27%、116%、31%,而本土高端品牌增长 61%。2022 对比 2019 年,公司啤酒销量、高档啤酒销量、喜力销量分别增长 2.7%、15.6%、 31.5%,整体结构升级趋势明显,核心品牌喜力表现突出。

(3)嘉士伯:修复相对偏慢,整体趋势向上。由于嘉士伯有大量市场 位于东欧及亚太(尤其是中国),因此疫后整体修复进程慢于以北美和西 欧市场为主的百威英博和喜力,但趋势仍然积极向上。2018-2019 年嘉 士伯收入增长 6%和 3%;2020 年收入下降 8%;2021-2022 年收入增 长 10%和 16%。销量端,2018-2019 年总销量增长 5%和 0;2020 年总 销量下降 4%;2021-2022 年销量持续修复,分别增长 7%和 6%。

均价方面,2018-2019 年公司 ASP 提升 2%和 3%;2020 年疫情中 ASP 下 降 5%,承压明显;2021-2022 年持续修复,ASP 分别增长 2%和 9%, 2022 年部分受益于直接提价。公司精酿&特色产品销量增速在 2018-2019 年达到 26%和 16%,2020 年仅微增 1%,2021 年恢复 15% 的较快增长。公司核心中高端产品矩阵中,国际品牌乐堡和嘉士伯在 2020 年销量均下降 10%左右,2021-2022 年持续修复;超高端品牌 1664 和夏日纷在 2018-2019 年保持高速增长,2020 年大幅降速,2021 年增 速回暖,2022 年增长乏力主要系最大的中国市场仍有压力,期待修复。

2022年现饮渠道承压明显,高端现饮修复推动均价走强

2022年餐饮和夜场受损,疫后有望持续修复

2022 年疫情反复下餐饮受损明显,2023 年疫后持续修复中。2022 年对 于餐饮行业来说是极为艰难的一年,根据国家统计局,餐饮行业收入为 4.39 万亿元,同比下降 6.3%,对比 2019 年下降 7.3%。同时根据欧睿 的数据,2022 年我国餐饮网点数量同比下降 11.1%,绝对数量甚至低于 2020 年疫情首年的水平。从月度数据来看,2022 年的 3-5 月和 10-12 月,餐饮行业收入不管同比还是对比 2019 年同期均出现了较明显的下 降。整个现饮渠道受损对啤酒行业的渠道结构和产品结构带来了较大的 冲击。2023 年随着疫情放开,餐饮需求持续向好,1-4 月餐饮行业收入 同比增长 19.8%,对比 2019 年同期增长 12.1%,月度来看也呈现了稳 步修复的态势,1-2、3、4 月对比 2019 年分别增长 14.3%、7.6%、12.1%。

海底捞:2022 年受疫情影响明显,净开店放缓,同店承压。海底捞的 客单价在餐饮类上市公司中偏高,我们以此作为中高端餐饮的代表。 2022 年由于疫情反复,海底捞经营方面,无论开店、闭店、同店均承受 了较大压力。2022 年海底捞(拆分特海后)新开店 24 家,关停恢复的 门店 48 家,相比前几年的开店节奏大幅放缓。2022 年关闭门店 50 家, 除去 2021 年大幅关店外,对比 2018-2020 年均有明显增加。因此,2022 年公司门店净增加仅 22 家,对比过去几年放缓明显。从同店来看, 2018-2019 年海底捞同店销售额均保持了正增长;2020 年由于疫情,同 店销售额下滑超过 18%;2021 年同店销售额修复性微增;2022 年同店 销售额同比下降 14.4%,受到疫情较大冲击。2023 年疫情放开后,随 着中高端餐饮修复,有望带来纯生等中高档啤酒的需求回暖,从而驱动 产品结构向好。

海伦司:2022 年门店净减少、同店承压,2023 年期待逐步修复。我们 以小酒馆行业龙头海伦司作为啤酒娱乐渠道的代表。2018-2021 年海伦 司处于快速扩张阶段,2020 年疫情爆发第一年,门店仍净增加 99 家; 2021 年随着疫情影响减小,门店净增长 431 家;但 2022 年尤其是下半 年面临严峻的疫情挑战,公司关停或暂停运营部分门店以渡过难关, 2022 年公司门店首次净减少,达到 15 家。2018-2021 年公司每年新开 门店持续上升,2022 年放缓了开店节奏,新开 179 家对比 2021 年的 452 家大幅减少;关店数量 2022 年大幅提升,达到 194 家的关店,而 2018-2020 年关店均在个位数,2021 年也仅 21 家。

从同店销售额增速 来看,2020 年疫情第一年,公司同店销售额仅下降 0.6%,而同店日均 销售额则有 16.5%的提升,同店势能积极向上,主要受疫情影响了经营 时长拖累;2021 年复苏背景下,同店销售额提升 32.7%,主要受益于经 营时间拉长及同店日均提升 8.2%;而 2022 年经营时长和同店日均销售 额均承压,导致同店销售额下降 34.2%,其中同店日均销售额下降 24.6%。 2022 年底管控放开后,2023Q1 海伦司需求迎来修复,一季度公司单店 日均营业额为 9 千元,同比增长 21%;而同店单店营业额为 11.2 千元, 同比增长 6%。考虑到 2022 年 3 月疫情爆发,2023 年 3 月经营时长高 于去年同期,因此 2023Q1 公司同店销售额同比预计有高于 6%的增长。 随着需求回暖,娱乐渠道人流回升,有望带动高档及超高档啤酒增长。

2022年啤酒公司结构承压,2023年现饮回暖有望带来结构修复

(1)青岛啤酒疫情下非即饮占比超过即饮,2022 年即饮占比进一步下降至 40%左右。 2019 年疫情之前,青岛啤酒的渠道结构中,即饮渠道占比超过 60%, 主要包括餐饮、夜场等渠道;非即饮占比不到 40%,主要包括商超、传 统流通、电商等。2020 年疫情爆发,即饮渠道封闭或人流受限,导致即 饮渠道占比下降至 45%,2021 年基本保持该比例。2022 年由于疫情强 反复,导致即饮占比进一步下降至 40.6%,非即饮占比提升至接近 60%。 2022 年即饮渠道面临了较大的冲击,导致超高端产品及纯生等高端产品 的销量受到影响,拖累整体结构表现。

高端即饮修复带来结构和均价走强,2022 年即饮承压,2023 年修复可 期。2020 年是疫情元年,Q1 疫情爆发,Q2-Q4 进入恢复期,但大众消 费(餐饮)率先复苏,高端餐饮和夜场修复较慢,因此 2020Q2-2020Q4 青啤均价逐季向上,期间结构也呈现波动,主品牌和其他品牌增速交替 领先。2021 年疫情环境相对缓和,啤酒消费全面复苏,高端餐饮和夜场 修复良好,因此青岛啤酒均价单季度 ASP 增速均保持中高个位数,同时 主品牌增速持续领先其他品牌,增速差始终保持 15-20 个 pct。

2022 年 疫情出现强反复,Q2-Q4 均有较大波动,因此在 2021 年底行业集体提 价的大背景下,公司 ASP 增速相较 2021 年并未明显加速,尤其是 Q4 由于全国疫情散发及 12 月感染高峰,ASP 同比出现罕见下滑。同时结 构自 Q2 出现反转,22Q2 主品牌与其他品牌增速持平,Q3-Q4 主品牌 增速慢于其他品牌,高端即饮受损导致结构走低。2023 年管控放开,大 众餐饮率先复苏,因此 23Q1 主品牌增速仍慢于其他品牌,均价恢复了 正向增长。参考 2020Q2-2021Q4 的修复路径,随着高端即饮渠道持续 修复,结构和均价有望迎来显著改善。

(2)百威中国,ASP 底部反转,复苏正在路上。百威中国超高端和高端占比在中国啤酒 龙头中最高,夜场渠道占自身比重也最大,因此受疫情对高端现饮渠道 影响也更明显。2020 年疫情元年,Q1 百威中国销量大幅下滑超过青啤, 高端现饮的损失更惨重,Q2-Q4 处于复苏阶段,但由于大众消费先复苏、 高端消费复苏靠后,因此公司 ASP 表现依旧疲软。2021 年全面复苏, 百威中国 ASP 迎来较为强劲的修复,提升至中高个位数水平。2022 年 由于 Q2-Q4 疫情影响逐季加大,公司 ASP 增速逐季走弱,Q1-Q4 分别 为 3.2%、1.7%、-2.0%、-8.6%,三四季度疫情加剧下,ASP 出现负增 长,Q4 更是大幅下降。2023Q1 疫情管控放开下,渠道实现复苏,但大 众消费先行,公司 ASP 实现了 3.2%的增长,后续随着夜场及高端餐饮 回暖,ASP 有望进一步走强。

(3)重庆啤酒高档持续承压,期待现饮修复。2021 年疫情复苏,重庆啤酒 ASP 保持 了稳健的中个位数增长,Q1-Q3 高档酒销售收入保持快速增长,显著快 于主流酒和经济酒的增速。2022Q1 外部环境相对较好的情况下,高档 酒收入增速快速主流酒略高于经济酒,但 Q2 开始随着疫情形势严峻, 高档酒收入增速成为三档中最慢,尤其是 Q4 明显慢于主流和经济档。 2023Q1 大众餐饮率先修复,公司夜场主要销售的超高端啤酒 1664 及中 高端餐饮主要销售的红乌苏(疆外)仍然承压,导致高档收入增速仍然 最慢,ASP 提升仅 0.5%。后续随着夜场和高端餐饮修复,公司结构有 望迎来扭转,推动 ASP 加速向上。

高端现饮渠道修复贡献几何?

高端现饮渠道主要产品的净收入和毛利润远超主流酒。根据百威亚太, 以核心&经济啤酒为基准 100%,该档主要包括了老哈啤及区域性品牌, 终端售价基本在 5 元及以下。核心+主要包含新哈啤的产品,如冰萃, 零售价和净收入(报表端的吨酒收入)为基准的 1.5 倍,毛利润为基准 的 2 倍。高端主要包括百威家族产品,以夜场、中高端餐饮为主要渠道, 零售价和净收入为基准的 2.5 倍和 3 倍,毛利润为基准的 6 倍。

超高端 主要包括蓝妹、科罗娜、福佳等产品,以夜场渠道为主,零售价和净收 入为基准的 5 倍和 7 倍,毛利润为基准的 11 倍。精酿&特色产品包括鹅 岛等品牌,主要在酒馆、夜场等渠道销售,零售价和净收入为基准的 6 倍和 8 倍,毛利润为基准的 12.5 倍。从百威中国的结构来看,精酿&特 色的销量占比不到 1%,超高端销量占比在 10%以内,高端销量占比 35%,核心+销量占比 25%,核心&经济销量占比约 30%。中高端餐饮和夜场 等渠道的消费档次基本从高端酒起步,场景修复有望带来净收入和盈利 能力的显著改善。

我们的测算基于以下几点假设: (1)百威中国的产品结构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,结合其他龙头的情况及 我们的经验,假设行业精酿&特色+超高端的销量占比为 3%,高端销量 占比为 15%,核心+销量占比为 32%,核心&经济销量占比为 50%。同 时根据龙头公司的分档次数据,我们假设核心&经济档的毛利率为 30%。 (2)2022 年啤酒行业产量对比 2019 年仅下降 0.7%,我们认为疫情下 啤酒消费更多是场景转移而非不消费。因此对疫后复苏的测算中,我们 假设部分销量从家庭场景重新回归至高端现饮场景。

(3)家庭渠道属于非现饮渠道,我们假设以核心&经济档产品为主;复 苏受益的高端现饮场景,以高端、超高端、精酿&特色产品为主。因此 最终我们测算部分销量从核心&经济档回归至高端、超高端、精酿&特色 档能带来的净收入和毛利率的贡献。由于超高端和精酿&特色档的净收 入及毛利润接近,我们合并计算,以超高端的数值为准。 基于以上假设条件,我们以核心&经济型净售价为单位 1,计算出行业 净收入为 1.64,行业毛利率为 43.4%。

高端现饮渠道全面修复,预计对行业贡献 4%左右均价增长,可提升毛 利率 0.7 个 pct。基于前述假设,我们测算出,随着高端现饮渠道修复, 如果有 1.0%的行业销量从核心&经济回归至超高端,有 5.0%的行业销 量从核心&经济回归至高端,则可以带动行业均价增长 9.8%,毛利率提 升 2.0 个 pct。结合 2022 年高端和超高端受损情况,我们预计从核心& 经济回归至超高端的量占行业的 0.6%,从核心&经济回归至高端的量占 行业的 1.5%,则高端现饮修复将带来均价增长 4%左右,带来毛利率提 升 0.7 个 pct。

2022 年由于高端现饮渠道承压,各家啤酒企业结构均受损,受损严重 程度排序依次为百威中国、重庆啤酒、青岛啤酒、华润啤酒。由于 2021 年底成本驱动行业集体提价,因此 2022 年大部分公司的均价仍保持了 良性增长。百威中国虽然也进行了直接提价,但由于公司高端现饮渠道 占比重,因此提价也不足以弥补高端现饮受损带来的结构走弱,全年 ASP 下降 1.2%,受影响最为明显。青啤、华润、重啤的均价虽然保持 了中个位数增长,但得益于直接提价贡献,我们进一步从结构进行分析。

2020-2021 年重啤高档销量增速保持 30%以上,远超主流和经济;2022年高档销量微增,增速慢于下面两档,结构受损严重。青岛啤酒 2021 年主品牌增速领先其他品牌约 20 个 pct,2022 年仅略微领先,产品结 构也受到较大影响。华润啤酒 2022 年次高及以上仍保持了 10%以上的 增长,且与下面一档的增速差保持了约 15 个 pct,相对来说受影响较小。 考虑到前期受损越大的公司,高端现饮全面复苏后的修复弹性越大,我 们认为受益顺序分别为百威中国、重庆啤酒、青岛啤酒、华润啤酒。

理性看待短期销量波动,成本端红利逐步释放

我国啤酒行业总量保持平稳,多因素导致月度销量存在波动,建议理性 看待。目前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趋于饱和,疫情前多年啤酒行业总量均 保持稳定。2020 年疫情元年行业总量下降 7.0%,但 2021-2022 年基本 恢复到接近 2019 年的水平,2023 年 1-4 月虽然累计产量增长较高,但 主要系报复性消费+旺季备货,全年预计仍然保持平稳。因此从年度的 时间维度看,我国啤酒总量保持稳定,不存在明显的量增逻辑。但由于 疫情反复、天气、库存变化等因素,啤酒月度产量存在明显波动。以 2022 年为例,疫情反复的 3-4 月、10 月总量承压明显,而 6-9 月旺季受益于 天气炎热及疫后修复量增良好。而 2022 年的月度波动,直接导致 2023 年的单月基数存在较大差异,3-4 月低基数下行业产量均实现高增。我 们建议理性看待啤酒短期的总量波动,核心关注价格变化和高端化。

2023 年易拉罐和纸箱价格走弱,包材压力趋缓。2022 年啤酒企业经历 了成本高涨,2023 年主要包材价格进入下行周期。铝材作为易拉罐的主 要原材料,其价格走势对啤酒成本有较大影响。2023 年以来铝价同比回 落双位数以上,且环比仍处于下降阶段。瓦楞纸价格自 2022Q2 开始环 比持续走弱,2023 年以来同比回落幅度超过 20%。随着包材成本价格 回落,考虑到采购周期因素,有望逐季兑现到啤酒公司报表端。

2024 年大麦存在下行空间,澳麦有望贡献利润弹性。2021 年以来,进 口大麦价格处于持续上涨通道。2023 年进口大麦价格同比仍有明显上涨。 但从进口大麦走势看,目前已出现小幅环比回落的趋势,同比涨幅也明 显收窄。经历了多年大麦上涨压力后,2024 年大麦成本有望迎来改善。 同时目前澳麦进口有望重启,从历史数据来看,2013-2018 年间,澳麦 对比其他国家进口大麦具备一定价格优势。若后续啤酒企业重新使用进 口澳麦,原材料成本有望进一步迎来改善。

(本文仅供参考,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。如需使用相关信息,请参阅报告原文。)

标签: